得中原者得天下。
经济广阔,交通四通八达,河南省会城市——郑州成为各大茶叶入驻中原市场,连接世界的一块跳板。
【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上世纪八十年代,郑州的商贸物流业是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南来北往的货品在此汇集,简易又热闹的摊位上传来的阵阵叫卖声,时刻都在诉说着追逐财富与梦想的故事。
彼时的茶叶还被称为农副产品,卖茶的小贩往往要靠步行、靠踩自行车到各大宾馆、饭店或到农贸市场上摆摊兜售茶叶。这一时期,普罗大众很少去买茶叶,单位发的“降温茶”才是他们的心头好。
新世纪以来,南方茶商纷纷北上“开疆扩土”,抢占市场。郑州的茶叶批发市场也开始雏形,铁观音、普洱茶等外地茶叶先后成为中原饮茶人口中时髦的代名词。
全国各地的名茶你追我赶、相继入驻郑州市场。中原茶市上再也不是茉莉花茶、信阳毛尖两相争艳的场面,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不同品类的茶叶同台竞技的格局。
一发而不可收,郑州的茶叶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峰时期茶叶市场的数量竟有三十多个,中原茶叶市场的繁荣可见一斑。
如今,无论本地茶叶还是外地茶叶,在中原大地上都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中原市场上以文新茶叶、蓝天等为代表本土发展势头正猛,而八马、中茶、大益、品品香、竹叶青、狮峰、白沙溪等国内也不甘示弱,一个个“跑马圈地”,构建自身“护城河”。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没有一个会放弃河南市场。茶叶落子郑州,纷纷安营扎寨,设置区域运营中心和茶仓。
【为何是郑州】
首先,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底蕴丰厚。
传说当年达摩在少林寺后山禅定时采食的树叶,便是后世所说的茶;一生嗜茶如命的河南济源人卢仝,在“七碗茶诗”中写出了“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人生豁达境界。
“九州,十省通衢。”郑州地理位置,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作为中部地区开放高地,在畅通国际大通道与连接国内大动脉的结合和在开拓国际市场和深耕国内市场的统一中,郑州扮演者“循环泵”的作用。例如,近年来,通过中欧班列(郑州)班列,来自河南的茶叶就曾数次踏上远行中亚的征途。
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设置运营中心,不少茶企已经“不动声色”地在郑州建设茶仓,这其中,除了郑州辐射范围广,物流时效性高,还在于相对便宜的租金和较为干燥的气候能为南方茶企节约不少“真金白银”。
当下,随着大众化、多元化消费的崛起,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茶叶消费市场自然潜力巨大。而中原人惯有的包容性,又能接纳不同饮茶文化和各种品类的茶叶的进入。
一头连接我国南方茶叶主产区,一头连接广大北方主销区,作为茶叶贸易集散中心的郑州,自然成为各大茶企的必争之地。
【抢滩中原消费市场】
茶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茶企又当如何快速入主郑州,拥抱消费市场?
万氏留香自从六七年前在郑州开家以来,目前其公司发展的代理商已有58家之多。
“在河南做展会辐射面广,甚至山西、武汉、湖北等地的分销商也会来逛展。”她表示,除了选品和战略的定位准确,每年参加在郑州举行的茶叶展会同样带来了诸多利好,第二十八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简称郑交会)还未开始,她便早早预定了展位。
作为郑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展会茶文化展区将致力于全国茶产业链及供应链的整合推广,抓住郑州超级消费市场优势,通过增加化、个性化、定制化、功能化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以新供给新消费,构建供需平衡、产销一体化的生态闭环和新消费体系,为国内外茶企搭建一个茶叶贸易、文化交流、商务合作的一站式平台,助力中国茶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通过郑交会,一些茶叶能达成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交易。”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福镒表示,对于原产地的参展商来说,参展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招商,占领消费市场,对于本地经销商来说,来参加展会则可以更快获取当前国内具流行趋势的产品。
未来中原茶市又将走向何方?来郑交会寻找行业“风向标”。